首页 >> 快讯 > 经验问答 >

古代的年岁都有哪些称谓

2025-07-15 08:09:20

问题描述:

古代的年岁都有哪些称谓,真的急需帮助,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5 08:09:20

古代的年岁都有哪些称谓】在中国古代,人们对于年龄的称谓非常讲究,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礼仪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称呼,这些称谓往往带有诗意和象征意义。以下是对古代年岁称谓的总结,并附有表格方便查阅。

一、古代年岁称谓总结

1. 襁褓:指婴儿出生后不久,尚在襁褓中,大约为0-3岁。

2. 孩提:指儿童时期,一般指2-3岁左右。

3. 垂髫(tiáo):形容幼年儿童,头发下垂,多用于3-8岁。

4. 总角:指童年时期,男女皆可称,约8-15岁。

5. 豆蔻:特指女子十三四岁,出自杜牧诗句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。

6. 及笄(jī):女子十五岁,表示成年,开始可以婚配。

7. 弱冠:男子二十岁,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,表示成年。

8. 而立:三十岁,孔子曰:“三十而立”,意指人到三十应有所成就。

9. 不惑:四十岁,意为人生到了知天命、明事理的阶段。

10. 知命:五十岁,出自《论语》“五十而知天命”。

11. 花甲:六十岁,因六十干支循环一次,故称花甲。

12. 古稀:七十岁,出自杜甫诗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。

13. 耄耋(mào dié):八十至九十岁之间,泛指高龄老人。

14. 期颐:一百岁,意为百岁老人需他人照顾,称为“期颐”。

这些称谓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化,也展现了古人对生命阶段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。

二、古代年岁称谓对照表

年龄段 称谓 备注说明
0-3岁 襁褓 婴儿未独立,需人照料
2-3岁 孩提 幼童,尚未懂事
3-8岁 垂髫 头发下垂,孩童形象
8-15岁 总角 童年时期,男女均可使用
13-14岁 豆蔻 女子青春年华,象征美好
15岁 及笄 女子成年,可婚配
20岁 弱冠 男子成年,举行加冠礼
30岁 而立 事业初成,自立门户
40岁 不惑 明白世事,不被迷惑
50岁 知命 理解命运,顺其自然
60岁 花甲 六十岁,干支一轮回
70岁 古稀 七十岁,罕见长寿
80-90岁 耄耋 高龄老人,身体衰弱
100岁 期颐 百岁老人,需他人照料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古代人对年龄的划分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,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。这些称谓不仅用于日常交流,也常出现在诗词、文章中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了解这些称谓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