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平十法和破十法的区别】在小学数学中,尤其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,常会接触到“平十法”和“破十法”两种计算方法。这两种方法都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十进制运算的工具,但它们的原理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。
一、概念总结
1. 平十法
平十法主要用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,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加数拆成一个“10”和另一个数,使计算过程更加直观。例如:14 + 7 = 21,可以先将7拆成6 + 1,然后把10加上6得到16,再加1得17,最后再加上原来的4,得到21。
2. 破十法
破十法主要用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,其核心思想是将被减数拆成10和另一个数,先用10减去减数,再把剩下的部分与另一个数相加。例如:13 - 5 = 8,可以先将13拆成10 + 3,用10 - 5 = 5,再加3,结果为8。
二、对比表格
| 对比项 | 平十法 | 破十法 |
| 适用类型 | 进位加法(如14 + 7) | 退位减法(如13 - 5) |
| 核心思想 | 拆一个加数为10 + 另一个数 | 拆被减数为10 + 另一个数 |
| 计算步骤 | 先凑10,再加余数 | 先用10减,再加余数 |
| 示例 | 14 + 7 → 14 + 6 + 1 = 21 | 13 - 5 → 10 - 5 = 5 + 3 = 8 |
| 优点 | 计算更直观,便于理解 | 有助于理解减法中的“借位”概念 |
| 缺点 | 适用于较小的数字,复杂度高 | 需要理解“拆分”和“组合”的过程 |
三、总结
平十法和破十法虽然都属于“凑十法”的范畴,但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的计算类型。平十法侧重于加法的简便计算,而破十法则侧重于减法中的借位处理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,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十进制运算的逻辑和技巧。
通过合理运用这两种方法,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计算速度,还能增强对数的结构和进位规则的理解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