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以怨报德的意思】“以怨报德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以怨报德,不仁。”意思是:用仇恨来回报恩情,形容一个人心胸狭窄、不知感恩,反而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怀有敌意,甚至加以报复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忘恩负义、心肠狠毒的人。在现实生活中,这种行为不仅违背道德,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和信任的丧失。
一、
“以怨报德”是指对曾经给予自己恩惠的人,不仅不感激,反而心存怨恨并加以报复的行为。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缺乏道德修养和情感成熟的表现。在社会交往中,保持感恩之心、善待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成语名称 | 以怨报德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以怨报德,不仁。” |
| 字面意思 | 用怨恨回报恩情 |
| 引申含义 | 忘恩负义、心怀恶意、不知感恩 |
| 使用场合 | 批评他人的忘恩负义行为,或自我反省是否对他人不够宽容 |
| 情感色彩 | 贬义 |
| 常见搭配 | 以怨报德之人、以怨报德的行为 |
| 相关成语 | 恩将仇报、忘恩负义、背信弃义 |
| 适用对象 | 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怀有敌意的人 |
| 道德评价 | 不道德、缺乏修养、易引发人际冲突 |
三、结语
“以怨报德”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行为模式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当学会感恩与宽容,避免因一时的情绪而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。只有心怀善意,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,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