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蚍蜉撼树是什么意思】“蚍蜉撼树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试图去动摇强大的对象,结果注定失败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以弱抗强、不自量力的行为。
一、成语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蚍蜉撼树 |
| 拼音 | pí fú hàn shù |
| 出处 |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归休乎君,予无所用天下为!”后人引申为“蚍蜉撼树”。 |
| 含义 | 比喻力量微小的人或事物企图动摇强大的目标,注定失败。 |
| 用法 |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贬义 |
| 近义词 | 以卵击石、螳臂当车、力不从心 |
| 反义词 | 力挽狂澜、势不可挡、举重若轻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蚍蜉”是古代一种小蚂蚁,体型非常微小;“撼树”则是摇动大树的意思。整句话的意思是:一只小小的蚂蚁想要摇动一棵大树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这说明了力量悬殊、无法实现的目标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蚍蜉撼树”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、试图挑战强大对手的行为。例如,在职场中,一个新员工妄图挑战公司高层决策,就可能被说成“蚍蜉撼树”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职场:他只是个普通员工,却想推翻管理层的决定,简直是蚍蜉撼树。
2. 政治:小国试图对抗强国,无异于蚍蜉撼树。
3. 个人发展:没有基础就盲目创业,简直是蚍蜉撼树,注定失败。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蚍蜉撼树”带有贬义,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,它也可以表达一种虽败犹荣的精神,比如在面对强权时仍不屈服的态度。但总体来说,该成语更强调的是“不自量力”的负面含义。
五、结语
“蚍蜉撼树”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,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做事要量力而行,认清现实,避免盲目自信和徒劳无功的努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