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】“目不窥园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原意是指读书人专心致志,连花园都不去看一眼,形容一个人非常专注、勤奋学习,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。后来这个成语也用来比喻人做事专心致志,心无旁骛。
一、成语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目不窥园 |
| 拼音 | mù bù kuī yuán |
| 出处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|
| 原意 | 专心读书,不看园中景色 |
| 引申义 | 形容人专注、专心致志,不受外界干扰 |
| 用法 | 多用于形容学习或工作态度认真 |
| 近义词 | 专心致志、埋头苦干、心无旁骛 |
| 反义词 | 心不在焉、三心二意、分心他顾 |
二、成语故事背景
“目不窥园”最早是形容西汉著名儒学家董仲舒的刻苦学习精神。据《汉书》记载,董仲舒为了钻研学问,三年都没有到庭院中去看过一眼,足见其专注和勤奋。后人用这个成语来赞美那些潜心研究、不为外物所动的人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使用示例 |
| 学习环境 | 他在图书馆里目不窥园,只顾着看书做笔记。 |
| 工作状态 | 项目经理目不窥园地处理项目文件,效率极高。 |
| 个人修养 | 他从小养成目不窥园的习惯,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。 |
四、总结
“目不窥园”不仅是一个描述古人刻苦学习的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品质。在现代社会,面对各种诱惑与干扰,保持专注、沉下心来做事,依然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都能从“目不窥园”中汲取到坚持与专注的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