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尾狐猴简介】环尾狐猴(学名:Lemur catta)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灵长类动物,因其独特的外貌和行为而广受关注。它们属于狐猴科,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狐猴种类之一。环尾狐猴以其黑白相间的尾巴、灵活的身体和群居习性著称,是研究灵长类社会行为的重要对象。
环尾狐猴简介总结
环尾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南部的干旱地区,适应了较为严酷的环境条件。它们以植物为主食,也偶尔捕食昆虫或小型脊椎动物。环尾狐猴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,通常以母系社会为主,群体成员之间通过声音、气味和身体接触进行交流。
尽管环尾狐猴在动物园中常被展示,但野生种群正面临栖息地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威胁。保护工作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,旨在确保这一独特物种的生存。
环尾狐猴基本信息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环尾狐猴 |
学名 | Lemur catta |
英文名称 | Ring-tailed Lemur |
分布地区 | 马达加斯加南部 |
栖息环境 | 干旱森林、灌木丛 |
体型 | 体长30-45厘米,尾长40-50厘米 |
体重 | 2.5-3.5公斤 |
食性 | 植物为主,杂食性 |
社会结构 | 母系社会,群体生活 |
繁殖方式 | 胎生,一胎1-2只 |
寿命 | 12-20年(野生),更长(圈养) |
保护等级 | IUCN红色名录 - 易危(VU) |
特征 | 尾部有环状黑白斑纹,面部白色,眼睛大而黑 |
环尾狐猴不仅是马达加斯加的标志性物种,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。了解并保护这一物种,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