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马桑果是什么】马桑果,又称“马桑子”或“野枇杷”,是一种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野生植物果实。它属于马桑科植物,主要生长在山地、林缘或灌木丛中。虽然其外观与某些可食用果实相似,但马桑果含有毒性成分,误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。
马桑果是一种有毒的野生果实,外形类似小浆果,颜色多为紫红色或暗红色。它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,尤其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较为常见。尽管外观诱人,但其含有一种名为“马桑碱”的有毒生物碱,摄入后可能引发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或死亡。因此,切勿随意采摘和食用马桑果。
马桑果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中文名称 | 马桑果、马桑子、野枇杷 |
学名 | Coriaria nepalensis(马桑) |
科属 | 马桑科(Coriariaceae) |
分布区域 | 中国南方地区,如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南、广西等 |
外观特征 | 小型浆果,成熟时呈紫红色或暗红色,表面光滑 |
生长环境 | 山地、林缘、灌木丛中 |
可食用性 | 不可食用,含有剧毒 |
毒性成分 | 马桑碱(Coriamyrtillin) |
中毒症状 | 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腹痛、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|
安全提示 | 切勿采摘食用,儿童应远离该植物 |
温馨提示:
马桑果与一些可食用果实(如野草莓、野葡萄)在外形上容易混淆,但切记不要因外观而误判。若误食后出现不适,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接触的植物种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