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管夷吾举于士的士是什么意思】在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中,有这样一句话:“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”这句话是孟子用来说明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……”这一观点的例证之一。其中,“管夷吾举于士”中的“士”字,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。
一、
“士”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,但在“管夷吾举于士”这句话中,它指的是狱官或司法官员。这里的“士”并非泛指“读书人”或“士大夫”,而是特指当时负责审理案件、执行刑罚的官员。
根据史料记载,管仲(即管夷吾)早年曾因犯罪被关押在监狱中,后来被齐桓公重用,最终成为齐国的宰相,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。因此,“举于士”的意思就是“从狱官那里被提拔出来”,即从牢狱中被释放并得到重用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含义解释 | 出处 | 举例 |
管夷吾 | 即管仲,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 | 曾被囚禁于狱中 |
举 | 被选拔、被重用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 | “举于士”即被狱官提拔 |
士 | 古代指狱官、司法官员 | 《说文解字》《汉书·刑法志》 | 非指“士人”或“士大夫” |
管夷吾举于士 | 指管仲从狱官那里被提拔 | 《孟子·告子下》 | 表明其出身低微但终成大器 |
三、结语
“士”在“管夷吾举于士”中并非我们常见的“士人”之意,而是指当时的狱官。这反映了古人对人才的重视,即使出身卑微、曾经犯错,只要具备才能,仍有机会被重用。这也正是孟子强调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”的思想基础。
通过了解“士”的真实含义,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古文的原意,也能更好地体会古人对人才与命运的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