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樊重树木文言文原文及翻译】《樊重树木》是一篇出自《后汉书·樊宏传》的文言短文,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名叫樊重的人,因善于种树而致富的故事。文章虽短,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和林业的重视,以及个人通过勤劳与智慧改变命运的精神。
一、原文
> 樊重,字子翕,南阳人也。其先世以农桑为业。重少好学,有节操。尝欲作屋,先种千株梓,数年乃成。乡里皆笑之,重曰:“吾子孙必有兴者。”后果如其言,其孙宏位至三公。
二、白话翻译
樊重,字子翕,是南阳人。他的祖先世代以种田养蚕为生。樊重小时候就喜欢学习,有气节和操守。他曾想建造一座房屋,于是先种植了上千棵梓树,几年后才长成。乡里的人都嘲笑他,樊重说:“我的子孙中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人。”后来果然如此,他的孙子樊宏官至三公。
三、
《樊重树木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耐心、远见与努力的故事。樊重在建房前先种树,看似不切实际,实则体现了他对未来的规划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。这种“种树”不仅是物质上的准备,更是精神上的传承。
四、信息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标题 | 樊重树木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樊宏传》 |
作者 | 范晔(《后汉书》作者) |
人物 | 樊重、樊宏 |
主旨 | 勤劳、远见、对子孙的期望 |
故事梗概 | 樊重为建房先种树,众人不解,但他坚信子孙会因此受益,最终实现愿望。 |
翻译要点 | “种千株梓”:种植大量梓树;“三公”:古代最高官职之一 |
启示 | 成功需要长远眼光,努力与坚持终将带来回报 |
五、结语
《樊重树木》虽然简短,但寓意深刻,展现了古人对自然、家庭和未来的思考。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在今天看来,这种“种树”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