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帝高阳之苗裔兮原文及翻译】《帝高阳之苗裔兮》出自屈原的《离骚》,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篇抒情长诗。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,表达了诗人对理想、国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追求。以下是对该句原文及其翻译的整理与总结。
一、原文及翻译总结
原文 | 翻译 |
帝高阳之苗裔兮 | 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 |
朕皇考曰伯庸 | 我的父亲名叫伯庸 |
摄提贞于孟陬兮 | 在孟陬月的时节出生 |
惟庚寅吾以降 | 只有庚寅日我降生 |
皇览揆余初度兮 | 父亲观察我的生辰 |
肇锡余以嘉名 | 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|
名余曰正则兮 | 给我取名为“正则” |
字余曰灵均 | 给我取字为“灵均” |
二、内容解析
“帝高阳之苗裔兮”是《离骚》开篇的第一句,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意义。它不仅点明了诗人屈原的出身,也暗示了他对祖先的敬仰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
- 帝高阳:指的是上古时期的帝王颛顼(高阳氏),他是黄帝的孙子,被认为是楚国的祖先。
- 苗裔:意为后代、子孙。
- 兮:古代诗歌中的语气助词,用于加强情感表达,类似现代汉语中的“啊”或“呀”。
整句的意思是:“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啊。”这不仅是对自身血统的自豪,更是对楚国文化的认同与继承。
三、艺术特色
1. 象征手法:通过“帝高阳之苗裔”表达自己高贵的出身,增强诗歌的庄严感。
2. 情感真挚:语言质朴而深情,体现了诗人对家族、国家的深厚感情。
3. 结构严谨:开头点题,引出后文对人生、理想的探讨,层次分明。
四、文化价值
《离骚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,其开篇“帝高阳之苗裔兮”不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,也为后人研究楚文化、屈原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五、总结
“帝高阳之苗裔兮”是《离骚》的开篇之句,表达了屈原对自己高贵出身的自豪与对理想的坚定追求。通过对这句话的深入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思想与精神世界,同时也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离骚》全文或相关注释,可参考《楚辞》版本或权威文学研究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