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当之无愧意思及解释】“当之无愧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种评价中表现突出,完全符合所获得的荣誉、称号或赞誉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名副其实”,即一个人或事物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应有的水平,值得被认可和赞扬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解释 |
当 | 应当、应该 |
无 | 没有 |
垂 | 赐予、给予 |
愧 | 羞愧、惭愧 |
当之无愧 | 指某人或某事所获得的荣誉、称赞等是完全应当的,没有丝毫羞愧的理由 |
二、成语来源与用法
“当之无愧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”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该词,但其精神内涵与该成语高度契合。
现代汉语中,“当之无愧”多用于以下语境:
- 表扬某人的成就或贡献
- 描述某项荣誉或奖项的归属
- 强调某人或事物的资格和能力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名副其实、实至名归、理所当然 |
反义词 | 名不副实、虚有其表、强人所难 |
四、使用示例
1. 他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,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。
2. 这位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,当之无愧成为本届赛事的最佳球员。
3. 他的努力和坚持让他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。
五、总结
“当之无愧”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可和赞赏的成语,强调的是“名实相符”。它不仅用于个人成就的肯定,也可用于对事物价值的认可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合理运用这一成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当之无愧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更是一种对人或事的高度评价和肯定。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确保表达准确、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