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书愤原文及翻译注释】《书愤》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。这首诗情感深沉、语言凝练,是陆游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一、
《书愤》以“愤”为题,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不满与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。诗中既有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忆,也有对现实政治的批判,同时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无奈。
全诗结构严谨,层次分明,前两联写景叙事,后两联抒情议论,情感由外到内层层递进,极具感染力。
二、原文、翻译与注释对照表
内容 | 原文 | 翻译 | 注释 |
第一句 | 早岁那知世事艰 |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道艰难 | “早岁”指年轻时,“那知”即“哪里知道”,表达对世事的天真认识 |
第二句 | 中原北望气如山 | 北望中原,心气如山 | 表达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,“气如山”形容气势浩然 |
第三句 | 楼船夜雪瓜洲渡 | 楼船在夜雪中驶过瓜洲渡口 | 描写战地场景,“楼船”指战船,“瓜洲渡”为重要军事地点 |
第四句 | 铁马秋风大散关 | 铁骑在秋风中驻守大散关 | “铁马”指精锐骑兵,“大散关”是战略要地 |
第五句 | 塞上长城空自许 | 自己曾许下守卫边疆的誓言 | “塞上长城”比喻守边将士,“空自许”表示理想未能实现 |
第六句 | 镜中衰鬓已先斑 | 镜中白发早已斑白 | 表示年老体衰,壮志难酬 |
第七句 | 出师一表真名世 | 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千古传颂 | 引用诸葛亮,表达对忠臣良将的敬仰 |
第八句 | 千载谁堪伯仲间 | 千年之后还有谁能与他比肩 | 表达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,也暗含自己无人理解的悲凉 |
三、创作背景简述
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,国家处于外敌入侵、内政腐败的动荡之中。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,但屡遭排挤,壮志难酬。《书愤》正是他在晚年回顾人生经历时所作,既有对过去的回忆,也有对现实的不满,情感复杂而深刻。
四、艺术特色
1. 对仗工整:全诗对仗严谨,如“楼船夜雪”对“铁马秋风”,“塞上长城”对“镜中衰鬓”,增强了节奏感。
2. 用典自然:引用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,既表达敬仰,又暗示自己怀才不遇。
3. 情感真挚:全诗情感真挚动人,体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个人情感。
五、结语
《书愤》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,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与民族精神的作品。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,也感受到他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