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马首是瞻的意思解释】“马首是瞻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意是指古代作战时,将领的马头所向,士兵便跟随其方向前进。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比喻追随某人或某组织的行动、方向或意志,表示完全听从指挥或跟随领导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马首是瞻 |
拼音 | mǎ shǒu shì zhān |
出处 | 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晋侯使魏绛如秦乞师,曰:‘寡君之命,若以马首是瞻,则臣不敢辞。’” |
本义 | 原指战车行进时,士兵跟随将领的马头前进 |
引申义 | 比喻一切行动都以某人为中心,听从指挥或跟随领导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描述团队、组织或个人对领导者的依赖或服从 |
近义词 | 言听计从、唯命是从、随波逐流 |
反义词 | 我行我素、自行其是、特立独行 |
二、使用示例
1. 在企业中:
“公司新上任的CEO能力强,员工们都马首是瞻,积极配合工作。”
2. 在团队合作中:
“队长在比赛中做出决策,队员们纷纷马首是瞻,配合默契。”
3. 在历史背景中:
“春秋时期,诸侯国之间常以强者为尊,小国多马首是瞻于大国。”
三、注意事项
- “马首是瞻”带有较强的被动性,强调的是追随而非主动选择。
-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为褒义词或贬义词,具体含义取决于上下文。
- 在现代语境中,该成语可用于描写组织文化、团队协作或领导力表现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马首是瞻”不仅是历史典故,也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和工作中,体现了人们对领导者或权威的依赖与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