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罗隐是哪个朝代的】罗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。他的诗歌以讽刺现实、表达个人抱负和不满为主,风格独特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。虽然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,但其才华横溢,作品流传广泛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一、总结
罗隐(840年-907年),字昭谏,杭州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是晚唐时期的重要文人。他一生仕途坎坷,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,最终选择隐居。尽管如此,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高度评价,尤其以《谗书》《甲乙集》等文集闻名。
二、罗隐生平简要
项目 | 内容 |
姓名 | 罗隐 |
字 | 昭谏 |
出生年份 | 840年 |
去世年份 | 907年 |
籍贯 | 杭州钱塘(今浙江杭州) |
所处朝代 | 晚唐 |
职业 | 诗人、文学家 |
主要成就 | 诗歌创作、讽刺文学、《谗书》《甲乙集》 |
科举经历 | 多次落第 |
隐居经历 | 仕途不顺后归隐 |
三、罗隐的文学特点
1. 讽刺性强:罗隐的作品常以讽刺手法揭露社会黑暗,表达对现实的不满。
2. 语言犀利:他的诗文语言简洁有力,富有哲理。
3. 情感真挚:虽有讽刺,但也不乏对人生、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4. 题材广泛:涵盖政治、民生、爱情、自然等多个方面。
四、代表作品
- 《谗书》:杂文集,内容多为对时政的批评。
- 《甲乙集》:诗文合集,收录其代表性诗作。
- 《咏史》系列:借古讽今,批判现实。
- 《赠妓人》:描写女性命运与社会压迫。
五、结语
罗隐作为晚唐时期的杰出文人,虽仕途不顺,却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,更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