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登堂入室什么意思】“登堂入室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技艺上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甚至接近或达到专业、权威的境界。这个成语不仅有文学色彩,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。
下面是对“登堂入室”的详细解释和相关总结:
一、词语释义
词语 | 登堂入室 |
拼音 | dēng táng rù shì |
出处 | 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君子之教,喻也;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。道而弗牵则和,强而弗抑则易,开而弗达则思。是故君子之教,喻也。” 后引申为进入正统门派或掌握高深技艺。 |
本义 | 原指进入厅堂和内室,比喻进入正统、正规的领域或技艺体系。 |
引申义 | 比喻学问、技艺等已达到高深的境界,成为专家或权威。 |
二、用法与示例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学术研究 | 他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已登堂入室,成为学界公认的权威。 |
技艺提升 | 这位书法家的书法技艺早已登堂入室,作品深受好评。 |
日常表达 | 他虽然年轻,但编程技术已经登堂入室,是团队中的核心成员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得心应手、炉火纯青、出类拔萃 |
反义词 | 初出茅庐、略知皮毛、门外汉 |
四、常见误用
- 误用1: “他刚学会这门手艺,就以为自己登堂入室了。”
❌ 错误原因:该词强调的是高水平,而不是初学者的自满。
- 误用2: “这本书的内容太深奥,我还没登堂入室。”
❌ 错误原因:此词不用于描述学习过程,而是结果状态。
五、总结
“登堂入室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常用于褒义语境中,表示某人在某一领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,具备了专业能力。使用时需注意其语义和适用范围,避免误用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汇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