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有什么含义】一、
“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”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古语,常用于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游子的思念。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戴叔伦的《除夜宿石头驿》,原诗为:
> 旅馆谁相问?寒灯独未眠。
> 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。
整句诗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孤寂氛围,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、无法回家的无奈与惆怅。其中,“一年将尽夜”指的是年终岁末,时间即将过去;“万里未归人”则指身在远方、未能归家的人。
这句诗不仅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,也蕴含了浓厚的思乡之情,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共鸣。
二、内容解析表
词语 | 含义 | 情感表达 | 文化背景 |
一年将尽夜 | 表示一年的最后一天,时间接近尾声 | 感叹时光飞逝,人生短暂 | 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年节,除夕是团圆时刻 |
万里未归人 | 指远离家乡、不能归家的人 | 表达孤独、思乡、无奈的情感 | 古代交通不便,游子难归,常有离愁别绪 |
诗句整体 | 描绘除夕夜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| 强烈的情感共鸣,引发读者对家庭、时间的思考 | 唐代诗歌注重意境与情感表达,常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 |
三、拓展理解
“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”不仅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缩影。在中国古代,许多文人墨客在除夕之夜因公务、求学或战乱等原因无法回家,心中充满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这种情感在现代依然存在,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,每逢春节,也会感受到类似的“万里未归”的情绪。
此外,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一种人生状态——无论身处何地,只要心有所属,就有一种“未归”的感觉。它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描述,更是对心灵归属的渴望。
四、结语
“一年将尽夜,万里未归人”是一句简单却深沉的诗句,它承载着古人对时间、亲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。在现代社会,这句话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,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内心的牵挂与归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