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故步自封名词解释】“故步自封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固守旧有的做法、观念或成就,不思进取,不愿接受新事物或新思想。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,强调的是在变化迅速的社会中,缺乏创新和适应能力的表现。
一、词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故步自封 |
拼音 | gù bù zì fēng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子玉曰:‘君赐臣死,死且不朽。’……晋人惧,退三舍。楚人追之,不及。楚师败绩,子玉自杀。晋人遂入郑,复盟于衡雍。楚人弗能及,乃归。楚子使子文治兵于汉,而不能进。子文曰:‘吾不欲战也。’于是楚人皆曰:‘子文不欲战,故其国不振。’”(注:虽非直接出处,但后世多用此意) |
释义 | 比喻固守旧有方式,不求进步,拒绝改变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某人或某组织缺乏创新精神,停滞不前。 |
近义词 | 墨守成规、因循守旧、抱残守缺 |
反义词 | 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、与时俱进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环境 | 公司内部有些人总是故步自封,不愿意学习新技术,导致效率低下。 |
教育领域 | 老师如果故步自封,就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。 |
个人发展 | 如果一个人总是故步自封,就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。 |
三、总结
“故步自封”是一个具有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那些不思进取、拒绝变革的人或行为。在现代社会中,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,保持开放心态、勇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。只有不断突破自我,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