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游褒禅山记原文】《游褒禅山记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散文,收录于《临川先生文集》中。文章通过作者游览褒禅山的经历,抒发了对人生、学问和志向的深刻思考,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。
一、文章
《游褒禅山记》讲述了王安石与几位朋友一同游览褒禅山(今安徽含山县境内)的经历。他们在山中探幽访胜,途中遇到一些艰难险阻,最终因时间关系未能深入游览。文章以这次游历为引子,表达了作者对“志、力、物”三者关系的思考,强调人要有坚定的意志、足够的能力以及外在条件的支持,才能实现理想。
文中还提到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”,说明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往往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,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追求。
二、文章结构与要点对比表
部分 | 内容概要 | 核心观点 |
开头 | 王安石与友人游览褒禅山,初入山中景象 | 描写游山的环境与心情 |
中间 | 探索山中洞穴时遇到困难,最终未尽兴 | 强调“志、力、物”的重要性 |
后段 | 回顾游历过程,反思人生道理 | 倡导坚定信念,勇于探索 |
结尾 | 总结感悟,提出“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” | 表达对人生追求的豁达态度 |
三、文章意义与启示
《游褒禅山记》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游记,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文。它告诉人们:人生之路充满挑战,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、足够的能力,并且不畏艰难,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。同时,文章也体现了王安石对学问与人生的深刻理解,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
四、原文节选(部分)
> “于是余有叹焉。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”
五、总结
《游褒禅山记》以一次普通的游山经历,引出了深刻的哲学思考,展现了王安石对人生、学问和志向的独到见解。文章语言朴实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,是古代游记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