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在即将过去的2023年,如果要选年度表达的话,我们愿把它排在前列。这是年度热门动画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当中李白在历经沧桑之后的写意抒发,也被余承东在鸿蒙发布会上借用,以表达华为卧薪尝胆四年之后重获生机的酣畅心情。
可以用这番话来形容的时刻必定是个动人的时刻。在2023年的中国企业界,这样的时刻还包括王传福在回顾20年创业艰辛时语带哽咽的那一刻,那是在比亚迪举行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发布会上,时间是在鸿蒙发布会一个礼拜之后。他说,他用20年的时间做了一道证明题:“比亚迪可以,新能源可以,中国汽车可以。”
然后又过了两天,8月12日,雷军在北京举办了他的第四次年度演讲,在这次演讲中,他回顾了自己30多年成长经历,总结说“人因梦想而伟大,又因坚持梦想而成长。”12月28日,小米发布了它的第一款汽车。
当然,从商业的角度,梦想与情怀可以视为品牌叙事的一部分。在过去的十多年,民营企业家们类似的发布和表达你方唱罢我登场,尽可能赋予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以创造性意义,以自己的方式去标注历史。他们的出场频次以及一些表达,也经常成为人们造梗甚至嘲讽的对象。但是到了2023年的年终总结的时候,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时刻其实是多么的可贵,它们共同织就了我们所期待的一种时代叙事。
他们变得更值得珍惜,是因为在2023年,随着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,社会预期转弱,民企投资信心不足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。7月19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(即“民营经济31条”),各部委和地方也都纷纷出台相应措施,以期能够重新激发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和创新创业的热情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11月份,界面新闻推出了一个调研专题,《让民企来说话——2023年民营企业大调研》,通过对400多家民营企业的调研,力求寻找它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现实关切。但只有这些还显然不够。在更广泛的层面上,我们需要为民营企业吁请空间。
因为我们知道,民企是破解我们眼下所面临的难题的钥匙。无论是扭转社会预期、激发经济活力,还是突破“卡脖子”,科技创新,更遑论税收、就业,都有赖于民营企业的发展,有赖于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发挥。民企兴则经济兴,民企强则经济强。
所以,在这样的岁末年初,在这样的历史关头,我们还是要为民营企业发起吁请。
我们期待民企投资、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能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。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资本逐利的正当性,这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,资本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,还是形成生产力的关键组织要素。“民营经济31条”旗帜鲜明地提出,“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,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,正确看待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”,要求“坚决抵制、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、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,及时回应关切、打消顾虑”。
从社会的层面上,企业家所进行的冒险和创新活动,也需要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。企业创新往往是一种“无人区”的探索,在这种探索的利害变得明晰之前,我们需要有“让子弹飞一会儿”的器量。僵化只会让社会窒息,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,一个激发创新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有弹性空间的社会。我们的境遇从来不曾因为封闭保守而得以改善,唯有开放包容才是社会运行的良性法则。
从国家制度的层面,我们需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法治环境。良好的法治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,法治能够为企业家提供稳定的预期,只要在法治的范围内活动,他们就不会动辄得咎。无论是个人合法财产权,还是企业的正当的经营权利,都不容任何侵犯。同时,政府要约束公权力的扩张,坚持依法行政,规范行使行政权力。
目前,学界和企业界也在广泛呼吁对民营企业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创新,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,必须要在理论上重新认识民营经济,建立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民营经济理论体系,理直气壮地回击否定民营经济的思潮,如此才能让民营企业家真正吃下定心丸。
我们相信,如果上述这些方面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或者突破,叠加党和政府已经出台的各项鼓励支持政策,民营经济这叶轻舟就一定能够变成可以乘风破浪的大船,帮助我们克服艰难险阻,穿越恶浪险滩。
而且,这些吁请岂止是为了民营企业,我们每个个人的成长与发展,又何尝不需要如此。
文章转载自:界面新闻网 非本站原创